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很多家庭、个人都是有贷款的需求的,有可能是由于比较超前的消费,也有可能是由于现金流的短缺,甚至有可能是为了创业。而为什么富人更多的有负债呢?

因为穷人根本贷不到钱。

债权人决定要不要贷给你钱,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有没有抵押,信用记录是不是良好。如果你有不动产作为抵押,那么贷款应该是比较方便了。此外随着个人征信的兴起,如果你没有任何的不诚信记录,贷款时也会是加分项。

而即便能贷到钱,穷人和富人的成本差别也是很大的。

比如当你去办信用卡的时候,有些银行会跟你说为你准备了一份贷款,问你要不要。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确比较缺现金,选择了要,那你麻烦了,你会发现有些银行的此类贷款利率至少在10%以上。

还有就是信用卡的分期付款。这也算是一类贷款,银行借给你钱消费,你每期还钱,典型的贷款。但是你有算过分期的成本有多高么?记得有人详细计算过,我算过我的两张信用卡的分期成本,都在12%以上。

然而富人去贷款的话,如果有抵押,这么高的利率会吓死人的。

也许有人傻,也许有人真的是流动性出现了问题,会去选择这类贷款。但是我相信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在有了一次经验之后,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些贷款的成本有多高了。

所以这也就是我想说的很重要的原因:富人面临的贷款成本和穷人的贷款成本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是家庭的融资约束。有很多研究家庭融资约束对***的影响的论文,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到创业需要钱的话,那么可能会涉及到所谓的「财务杠杆」。上面匿名用户已经说过了。实际上企业根据不同的利润率、融资成本,是有一个最优的杠杆的,使用杠杆,可以最大化股东的收益。所以从需求层面来看,创业的人更需要贷款,这点是成立的,但是创业的人既有富人也有穷人,需求应该是一样的。

有那么一个特殊群体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学生。

最近有些关于学生贷款的负面消息很多。为什么针对学生下手?道理很多:

有父母的隐性担保

学生不能办信用卡

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不算少

学生一般比较软弱怕事

所以盯上这些学生,那可真是一本万利。我不想在道德上批评那些做学生贷款的,我只是想说,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是不是有些制度需要跟进?

比如学生不能办信用卡这个问题,我还是挺好奇当时这项制度出台的背景的,难道是出现了大量的学生违约?其实银行是不怕信用卡违约的,因为这恰好是他们利润点之一。我也很难想象学生的违约会带来多少系统性风险,即便有,针对学生控制额度就是了,我读本科的时候还可以申请,额度2000,这风险能有多大。(不要问我现在是学生怎么办的信用卡233)

我不知道放开学生办信用卡能不能遏制学生信贷的乱象,但至少应该是个可行的思路。

奥,扯远了。供给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第一课,这个问题我想也逃不出供给需求这个简单的逻辑。

不了解黑幕不要创业,不是行业专家不要创业。

黑幕是什么?就是不是表面上你看到的东西,每个行业都有不为人知的潜规则,了解清楚真实的水面下的东西才能有自己的优势,你有一般人没有的优势,你才能做得比别人好。

对没啥钱的人来说,你只有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了,才能知道这个事哪些能做,那些不能做,怎么做才最资源,因为你对这个太了解了。怎样积累创业资格:1.自己投资实战积累。2.跟别人实战。3.组团实战。

先探索试验后再加大投资

不要一开始就投入所有,一旦失败了,就难再起来了。微创业,先试点,试创业。先投资少量的资金,小规模的试创业,积累产品反馈,市场反馈,客户反馈,价格反馈,团队磨合,团队人员测试反馈,广告心理反馈,根据这些真实的反馈不断调整最优的方案,成熟后拓展,试点成功后再大面积复制扩大;

先打入市场后再做工厂,先有了客户后再生产自己的产品。

属于一种逆向创业法,利用杠杆力量,比如蒙牛起家史,先找人代工贴牌,前期就不用另外建个工厂,而是拿出所有精力攻克市场,先积累客户。

先代理别人的产品,有了客户资源、生产产品必要的各种配套资源后再贴牌自己的产品,比如大酒店都有自己酒店品牌的酒水;如酒仙网,早期他们先代理卖啤酒,打通了渠道,后来觉着挣钱,然后他们就以自己这个开了一个网站,开始代理全国的各种高档酒水,现在他们也开始造自己的酒水,获得更高的利润;

先做样品改良后再批量生产

先小规模试验成功后再大规模复制测试成功后的模式。先小规模的投资,试验、测试有关产品,功能,价格,定位的真实的市场反馈,再以这些真实的反馈来调整想法和方案,摸清真实的需求,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子后再大批量、大规模的投入,避免因为想当然一下子投入在量资金,但实际上市场反应并没按自己当初的美好想法来的高投入高风险的情况发生。

先专注做一样,再由这个细分点去拓展做宽做广。

刚开始时细分出一个行业的一个环节,如化妆品类里就先做面膜,面膜类再细分,专注做去痘或美白的,有了这些细分的客户后,再由这个点重复开发客户,如有客户去痘成功后,这时你就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就推荐她要美白了,美白了最好就要保湿了.....,这样既赚了钱,又留住了客户。

先在自己熟悉的、离自己资源近的地方做,成熟后做远的、外地的业务。

首先就近做能节省出差的各类成本,管理成本,自己的现有人脉资源近,关系近,地域近、业务近,心理近(比如都是家乡的人,说的家乡话,这样都会感到亲切点,容易信任点)

先能生存后再想发展扩大。

先运转正常后再考虑怎么营利,走广积粮,缓称王的路线;一定要双线发展,给自己留有后路,先兼职创业,做稳定了再辞职创业。

先做配角再做主角。

要先分析全产业链,找到整个行业的薄弱环节,然后切入,比如产品的产业链,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选择其中一个环节做。比如海外代购,因为价格的不透明,语言不通,地域远产生了信息差,才会有价格差,这样就会让你赚到钱。

比如通过先做房地产中介先做配角,积累的资源足够了再后创立房地产公司,做主角。

先有实际的利益后再考虑面子,形象的虚的东西。

赚钱是第一位的,形象,面子是赚钱以后的事,摆地摊的人、捡垃圾的有钱的人比坐办公室的所谓白领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