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释放疫情经济压力,中央释放“地摊经济”的信号。并明确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没测评的指标中,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各地方zf积极响应,全国上下一哄而上,处处都在开放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地摊热迅速崛起。摆地摊几乎成为一种风向标,人人摆地摊,处处摆地摊。

我们是一个三线城市,自从释放地摊经济信号以后,zf部门立即放开城市市场。各街道办事处积极响应,能开放的地区,全部组织开放早晚市。简直全国上下一盘棋。轰轰烈烈摆地摊。

马路市场的放开以及政策扶持,全民皆上阵,感觉只要去摆地摊就能挣到钱。更有些好事之人,天天在自媒体网络发布摆摊一月挣几万,摆摊几个月成富豪的隐形暗示。让一些想挣钱,但不知道靠什么挣钱的兼职大军,轰轰烈烈冲上摆地摊的战场。

没有经商经营的兼职大军,当摆上地摊之后才发现,原来摆地摊并不是网络上宣传的那样简单轻松。

u=2755906829,4286434034&fm=26&gp=0.jpg

持续一个月的地摊热,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再摆地摊?我媳妇就是这样的,原因很简单,摆地摊很辛苦,但挣不了多少钱。

刚开始宣传摆地摊的时候,我媳妇本来没有这种想法。不过有天晚上带孩子出去玩,看到有人在广场摆摊卖玩具,就给小孩买了一个会唱歌的鸭子,花了15元钱。

路上我就说,这东西进价顶多5元,人家倒手卖15,这钱真好挣。

timg.jpg

媳妇回家后在购物平台上一查,果然如此。于是她就萌生了下班摆地摊卖玩具的想法。我说,既然你愿意就试试吧,就算体验生活了。

媳妇先进了200元的货,就是各种塑料玩具、蝴蝶翅膀、荧光棒等可以发光的物件。准备下班后去我们这里人流量比较大的体育场和超市结合处去摆摊。

前两天生意不错,从晚上7点半摆到9点半,每天能卖200元左右,不仅本钱很快就回来了,还赚了不少。

媳妇很是得意,觉得这个买卖能做,然后又进了400元的货。不过自从媳妇加货后,这买卖就不好做了,每天只能卖不到100元,有时甚至还剃光头。原因是在这里摆摊的人多了一倍,大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

而这仅仅过了4天时间。

媳妇不服气,又转移到其他公园、广场去摆摊。这不换地方不知道,原来其他地方也一样,可见这卖玩具的生意是没法做了。

媳妇很受打击,于是把剩下能退的都退了,退不了的就留给小孩玩了。陆陆续续折腾了一个星期,每天很晚回家,也就勉强做到不赚不赔。媳妇是心力交瘁,摆地摊生活于是就告一段落。

媳妇的经历就是一个缩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现在这个环境中摆地摊只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为之。而且论辛苦,真是不比上班差多少。

摆地摊虽然看似平民化,但是没有经商经验的老百姓,还是无法企及。地摊经营规模小,上货成本高,利润低。临时性强。食品没有安全保障,小百货的性价比低。都在卖货,买货的流量少。利润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自然,人们都渐渐开始放弃。

做生意不能一股脑,凭热情就可以挣到钱。不但搭钱还搭人。累到筋疲力尽,精神焦虑,不但影响个状态,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地摊经济一时兴起后,人们的消费也逐渐回归理性。摆摊的冲动渐渐被现实打压。社会回到了初始状态。人们也回归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摆摊的人开始减少的主要原因。

timg (1).jpg

地摊从开始就认为就不会长久,这是经济的倒退,根本就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现在有谁还提地摊经济?

一是,地摊是一个时期的经营方式,那时经营方式单一,物品渠道单一,地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城市发展进程,早被规范的菜市场、超市、电商所取代,一个城市的地摊由初期形成到最终被取代,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试问:地摊的产品有谁还去买?在何地经营?谁去做?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地摊经济根本就行不通。

二是,就以北京为例,城市中哪有适合摆地摊的地方,人们的需求超市、电商都可以完成,而且价格不贵,产品有售后保障;如果想买一些更便宜的东西,北京近郊还有各种大集,去一趟什么都可以采购;而真正那些因为疫情原因失去工作的人,谁去摆地摊了,根本没有,因为没有地摊经济的氛围。我看一些原来不法游商反而堂而皇之摆起来了。

三是,本身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企业就很受挫,地摊儿绝不是消费降级的产物和标志,而是斩断了救活中小企业,服务业,中低端制造业的最后一颗稻草。地摊实际是适合一些城市的特定场所,只是这一场所的补充,比如一些旅游景区;还有就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在发展阶段的一种经营形式的补充。

四是,疫情原因,的确造成一些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或经济收入减少。当下其实有许多形式让人获取一定的收益,比如可以在今日头条做一些写作或视频工作,这也是对一些人员潜力的挖掘,这才符合当今趋势。头条这里有各个年龄段的人员,每个人发挥各自的喜好和潜能,在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儿,当然也是需要付出和努力,试想现在做什么不要努力,都是需要认真去做的。

最后,地摊已经不适合当今发展,希望每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