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缘由是,德国《经济周刊》在2017年7月29日发表了《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一文,认为中国中国发展迅速的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是白痴经济,前景堪忧。

2c65001ad88b1be2ac9c.jpg

杂志中列举了实际的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他们认为摩拜单车每辆车价值250欧元,每天必须使用5次,才能在一年里拿回本金。而摩拜单车的顾客平均4天才借一次车,每小时12欧分的价格过于低廉,投资回报率过低。最终得出“白痴经济”的结论。

这是从传统经济思维来思考的,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不管什么样的企业行为,最终还是回归到投入与产出比之间,产生效益才是优秀的经济模式。

至少在可以看见的未来,共享单车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单纯依靠单车出租,共享单车将是持续亏损的。

那么共享单车必须从其他方面,获得良好收益,才能得到合适的利润。

我们按照现在专家的观点来分析。

1、押金投资收益。

每一个共享单车借用人,都要向共享单车运营商提交押金。但本质上,这押金是属于用户的,企业是没有权力利用这个押金进行投资的。如果企业利用押金进行投资,就属于挪用。挪用押金本身,法律就是不支持的。再退一步说,挪用押金进行投资,从产权属性上来说,投资收益是属于所有的押金拥有者的,共享单车顶多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2、单车的互联网属性。

都说单车拥有海量的互联网数据,这些数据是无价之宝。

请注意,这个无价之宝,可能是分文不值。

互联网企业,可以直接将用户变现。比如腾讯可以将用户转化为游戏玩家;比如淘宝、京东用户直接就是买家;比如网易等传统互联网企业可以将用户转化为广告生产力。

也就是互联网用户,必须具备变现的场景。那共享单车的数据,变现场景在哪儿?在单车上么?美图公司已经拥有超过15亿的全球互联网用户,但到现在,美图的主要收入还是依靠卖手机,共享单车能够拥有这样的海量用户么?能够找到新的变现场景么?上帝知道。

也有专家说,将数据出售给需要的客户。这本身就是一种非法行为,涉及隐私等法律问题,不属于合法范畴,这样非法行为,能够支持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健康成长?而且数据销售本身也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收益,一个公司买了之后,能够重复消费么?

如果可以胡作非为的卖数据,估计美图秀秀早就发财了:15亿全球用户。

3、广告收入。

专家给共享单车选择了一个变现方式,就是广告。

共享单车的主要广告位置有两个,一是 APP里的页面广告,其APP的装载量足以产生相应的广告效应,启动界面、内置广告都是可以创造利润的方式,以后还可以在APP中植入积分商城,和其他厂商合作兑换礼品;二是单车车身的广告。

APP广告,不会太多。难道你在骑单车时候,还会关注上面的广告么?车身广告看起来是比较靠谱,但车身广告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明确,利用交通工具绘制、张贴、悬挂的广告属于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发布单位在履行相关审查义务后,还需向交通工具使用单位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

但已经运营这么久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共享单车出现车身广告,说明车身广告存在缺陷。倒是车身上的小广告不少见,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以前城乡公共厕所那样小广告遍地的样子。而且,每一辆共享单车上,喷涂广告,成本也不低,广告主能否接受这样的价格,还有待斟酌。

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在与其他行业融合的基础上,比如与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巨头合作等,作为一个配套系统,得到发展。

但目前看来,共享单车前景并不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