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1岁的大妈靠卖“巨无霸”煎饼月入十万。并且,凭借卖煎饼把女儿供上了大学,读完研究生,还出了国。依照媒体们轻描淡写的信息,貌似卖煎饼也能卖出独角兽公司。只是,大妈对女儿说得那句:“不好好读书,就跟我去摊煎饼”,成为煎饼摊背后维艰辛劳的余音。

很多事情,如果只看结果,大抵看到的就是失败或成功,光鲜或阴暗。对于事情的评价尚可如此,但要是想从一件事情中汲取能量,大概就不得不翻开履历,重视对过程的审视。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成功者背后都充满各种维艰。成功可能讲求际遇,但多半与付出者的辛劳密不可分。

那些表面光鲜,财务自由的人群里,除却少数人是源于父辈的加持,多数情况里还是靠自己辛劳在维持着。很多道理人们都懂,只是在面对付出的时候,多数人却自然的选择在逻辑上偷懒。社交媒体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对自己的鞭策,基本上都在围绕“结果导向”,却很少有人想从过程做起,然后再去看结果。

都想有个“小目标”,但却往往活不过24小时,这大概也是焦灼时代比较显著的特征。总拿梦想刺激自己的人,多半缺乏自知。梦想和欲望之间的界限要是过于模糊,就难免堕入一种偷懒。坦白而言,平庸和认识到自己平庸真是两码事。

多数人一边鄙视“煎饼摊”的底层化标签,一边又觊觎月入10万的中产标配。只是当这二者合体时,他们不免傻眼儿。人与人的差距,大概也就是在这种事情上的态度。煎饼摊大妈赚钱再多,她终究明白那不会是长久的一份产业。于是,他才会尽量让女儿多读书,给自己更多的可能。

何况对于月入10万而言,并不是每一个煎饼摊都可以做到,这种看似人生巅峰的职业,实际上并非一种普世逻辑。就职业而言,人类的劳动并无差别,只是现行的社会观念下,人们还是不自觉的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这从人们对“煎饼摊大妈月入10万”的围观热度上,就能窥探出几分端倪。

工程师月入十万都觉的可以理解,“煎饼摊大妈月入10万”就瞬间成为新闻,说到底人们还是放不下内心的偏见。甚至在这种偏见里,多数人开始用偷懒的逻辑去质疑常识,认为“读书无用”或者“自嘲解压”,总之就是不去面对职业背后的维艰。

实际上,“不愿意面对”背后是“焦灼的海洋”。那些在大都市里打拼的小年轻,眼看就要过三十,可是还没有半点依靠。所以,在面对这种轻描淡写的逆袭报道时,不免会用自嘲去缓解内心的焦灼。即便嘴上觉得大妈的煎饼摊真不错,可是真要让自己投身去“卖煎饼”,多数人绝对退避三舍。

一方面吃不下苦,另一方面放不下脸,所以只能被这种看似尴尬的“合体”所刺激,即便知道怎么回事,也装着不懂或不关心。除却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情绪释放和鄙视链消费,貌似也只能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焦灼中。

说到底,现行的社会里,多数人早已被物欲撕碎。对于任何职业,任何事情的评价,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能不能来钱”。能来钱的都是好样的,工资高的都是棒棒哒。于是,只要有不符合主流的职业酬劳匹配,就会成为一种新闻。而这却并不是一种好事。

人们才不管那个逆袭者是大妈还是小姐,只关心那个人凭什么赚到钱。如若可以模仿,自然最好,如若只能看看,那就自嘲为好。总之,唯利是图成为一种氛围,满大街熙熙攘攘,满大街焦灼不堪,未来会怎样都不关心,却只盯着别人家钱包为何那么鼓,内心不焦灼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