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农村创业的传统生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便利。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生态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新时代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近日,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采访了宁波大学城乡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操家齐,一起听听专家给出的答案。

扶持政策多创业人数少

记者: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推动乡土中国转型升级、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如何?

操家齐: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念始于2008年之际,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为了解决这批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当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创业。

近几年的大背景与2008年的情况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方面可以带动就业,另一方面,这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同年,农业部、团中央、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的通知》,对有关事项作出规定。此外,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9部门联合推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创业园区等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

2017年9月,在农业部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推进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共700万人,农民工的比例是68.5%,即480万人。与全国2.8亿农民工的总数相比,480万人显得微不足道。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另一方面说明农民工群体对政策的响应还是保留着审慎观望的态度。

“互联网+”改变传统创业生态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互联网技术在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操家齐:

农业部数据显示,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当中,82%以上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类项目,广泛涵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绿色农产品、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并呈现交叉融合、竞相迸发的态势。其中,54.3%都使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和营销产品,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结合地方政府、电商及物流服务商构成了新型的创业生态体系,这充分说明了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传统生态,相对降低了传统创业的风险。

在产品或服务区域上,由原来的有限扩展到无限,只要自己的产品受欢迎,不仅可以服务周边客户,甚至可以扩展到外地甚至海外市场,这就可以解决有效客户不足、生意做不大的问题;在物流上,农民工可以不用自办物流,借助第三方物流解决运输问题;在货款上,不需要现金交易,也不用担心传统市场普遍存在的赊欠问题,而是借助第三方支付解决收款不便及变现问题。

总之,电商平台提供了免费的公共服务,农民工创业完全可以突破过去传统市场的束缚,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相对以往返乡创业,“互联网+”时代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依赖电商平台实现多元主体互动

记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操家齐:

“互联网+”背景下,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高度依赖于电商平台。

中国的电商平台建设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在运营上也有B2B(企业对企业,如批发)、B2C(企业对个人,如天猫)、C2C(个人对个人)等多重模式,创业者可以依据其实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平台。从成本上来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依托现有的电商平台是一条非常便捷的低成本创业渠道。

2、资源禀赋深刻影响创业路径。

目前,国内“互联网+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主要有沙集模式、遂昌模式、东高庄模式等。这几种模式中,农民工创业先行者或利用自己的经验技能,或利用当地的独特资源,或利用传统市场条件,或依靠政策环境,闯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创业”模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这些模式没有最好的,最适合创业者自身条件和需要的就是理想的模式。

3、多元主体之间有机互动。

电商平台虽然居于主导地位,但离不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推动,更离不开农民工等创业主体的辛勤经营与开拓。农村店主已成为电商平台上最富活力的生力军之一,他们的努力也成就了电商平台的繁荣。同时,广大消费者对创业者产品的消费以及及时反馈意见,有助于创业者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整个生态链上的各个部分都积极互动,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生态体系。

4、生产者经营方向并不局限于涉农产业。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一定是以农副产品为主。有些地方政府也将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范围定位在农业领域。事实上,据阿里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淘宝村网店销售额最高的商品是服装、家具和鞋。位居前十名的并没有农副产品。这主要是由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的广域性决定的。

强化政府职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到,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您认为新时代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怎样的要求?

操家齐:

十九大报告中既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而在农村户籍人口中,2.8亿农民工群体是生力军,是农村家庭的顶梁柱,是增收的关键。增加这一部分群体的收入,保障这一部分群体的权益,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可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促进农民工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除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主渠道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生态系统的完善,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推进国家相关政策落地,优化农民工返乡政策环境。在原有政策基础之上,要将改革落实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工作中去,让他们有真正的获得感。此前我们的调研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着证照难办、优惠政策难争取、监管不当的问题。因此,当前优化返乡创业政策环境的关键是在县乡层面落实好有关政策。目前,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县市非常重视引进大企业、大资本,对普通劳动者的创业重视程度不够,需要端正认识。

2、发挥基层政府“激活”“守护”职能,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主动性。各地政府要尽量优化市场环境,根据创业者的需求提供创业培训、风险防控等公共服务。此外,还应整合当前分割于各部门的优惠政策,劲往一处使,尽量方便农民工创业。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融资平台服务农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金。传统农村市场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民间融资,一般是向亲友借,超出亲友的范围就需要借“高利贷”。融资的规模过小和借贷的高风险,决定了传统农民创业只能做一些小本经营的买卖。针对农民缺乏抵押物、没有消费和信贷记录的问题,可以引进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合理的风控思路,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