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意,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另外一句是薄利多销,但这两个经营理念有时显得并不那么对。

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盈利,因为越赚钱的生意才越好。小米一直主打性价比,雷布斯在发布会上宣布小米的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遭遇到同行的嘲笑。因为不是小米只要5%的利润,而是市场竞争太激烈,目前看根本就没有挣5%以上利润的机会。

餐饮行业从业者之所以会选择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并不是因为店主不想卖高价或者为了走量,而是因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价格哪怕比别人贵1块钱,客人就会选择别家,店家根本没有机会卖出高价。

价格虽然上不去,但是房租在涨,员工工资在涨,食材价格也在涨,最后很多经营不了太长时间就倒闭了。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一些低质量的原材料,对消费者的利益又造成了侵害。

因此做餐饮,千万不要想依靠薄利多销来盈利,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1、区位,挑选有固定客群的位置,好的位置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公司楼下的沙县小吃是我见过的最赚钱的快餐店(除去肯麦)。

2、口味,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口味,有特色才不会别人轻易模仿,比如周黑鸭的鸭脖口味独特,价格也最高。

3、品质,用好的原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噱头,毕竟大家更都注重健康了。

4、风格,根据餐厅的定位和区位客群的特点,把店面装修出合适的风格。

5、服务,服务质量绝对是客户选择的重要依据,比如海底捞,把服务做到了极致,口碑也好到极致。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思维依旧存在。例如中国的实体制造业就是最好的案例。众所周知,中国是很多世界大品牌的代工厂,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廉价,企业讲究的就是薄利多销。但随着各个环节的成本逐渐提高,等待实体制造企业的只有灭亡。

而餐厅也是同一道理,很多餐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取头筹,继而选择薄利多销的办法。但低额的收入却抑制不住周边成本疯狂的上涨,于是商家就采用了滥竽充数的方式来降低菜品的品质,这样害人害己的行为长年累月下去,等待餐厅的只有死亡。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来临,很多用户的关注点不再是“价格”,而是“品质”。即我花了很多钱,有没有获取相应品质的物品,如果有,那么我就会觉得这个钱花得很值得。

为什么海底捞这么火?是因为价格低吗?其实并不是,海底捞的价格还是属于中端偏上的消费水平。海底捞之所以火是因为他的服务好,让顾客在吃饭之余还能享受到其他服务,所以顾客觉得钱是值得的。

在犹太人的观点里,薄利多销一直都是最愚蠢的营销方式。在他们看来,只有厚利多销才是最佳的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