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们的善良、避害心理去设局诈骗,上当者多属无辜;而利用人的逐利之心,是知道一些人在利字面前可以丧魂失魄,上当者要说完全无辜,就有些诿过于人了。

       

           

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避免上当,但防范新潮玩艺的骗局,需要的不是成为科学行家,而是一般常识。

新华社报道说,今年发生多起“区块链”投资诈骗案件,提醒人们当心。

“区块链”是互联网数据技术,一种管理数据的算法,能产生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用大白话说,一个交易发生了,账不是记在哪台机器上,而是相关所有机器都会留下记录。现在正处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风口上,未来应用很广阔,似乎任何需要开证明、验真伪的事情,都可以用它来做。

据专家介绍,“区块链”类诈骗,是以“投资虚拟货币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为借口,骗取用户信任并诱使其转账进行投资,甚至骗走银行账号和密码。看来,其手法跟电信诈骗差不多。电信诈骗设的局,多以“避害”为特点,老人上当多,如孩子被撞了急用钱啦,账户被司法机关冻结要解冻啦,等等;“区块链”诈骗设的局,则利用“趋利”之心,而且是时尚赚快钱的心理。

国家态度很明确,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向消费者表示,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都不是法定数字货币;另一方面严管国内互联网企业发行代币的行为,代发境外加密代币的人员被直接称为“不法分子”。因而,“区块链”投资诈骗,跟网上买码赌博类似,这种交易本身就是非法的,受骗者在非法交易中上当,骗人者在非法交易中得利。

轻信发财容易、会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市面上灵光一闪、轻松发财的神奇故事太多,也在铺垫逐利型骗局得逞的背景。无论老把戏、新把戏,防范之道总是以“不要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为先。当然,无论怎么提醒,见利而五迷三道的现象不会绝迹。但提醒人小心上当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时髦东西容易出骗局,从来都是如此。有时神化功能,如电脑算命、纳米水杯,更早的如“含电人参”,要“补电气于体内”,供给“人生命原动力之活电子”,为“长生防老新药”。有时逗引利心,如“区块链”设局骗钱。一个东西新出现,大家都不明就里,又带着一股潮劲儿,对追新逐奇的人天然具有诱惑力。

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避免上当,但防范新潮玩艺的骗局,需要的不是成为科学行家,而是一般常识。电脑很灵便,但算命是迷信;纳米很神奇,但水杯就是水杯;电力很伟大,但跟人参没关系;“区块链”可能改变信用验证方式,但并不直接就能成为人人发财的项目。这些道理都不是要精通科学才能明白的。

骗子要打击,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但上当者自身,有些也不可谓无辜。利用人们的善良、避害心理去设局诈骗,上当者多属无辜;而利用人的逐利之心,是知道一些人在利字面前可以丧魂失魄,上当者要说完全无辜,就有些诿过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