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老物件,一本尘封已久的大学毕业时的纪念册映入眼帘,翻开扉页,“慎独”二字赫然入目,这两个字,是时任人大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教授在我毕业时,为我送上的赠言。

可以说,当时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是很粗浅的,虽让理解上没有高度,但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谨记心间。

人生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放纵自己的时刻,但可以肯定的是,性格坚毅,自制力强的人,自我放松的时候一定较他人少。随心所欲,会成为一种恶习,让人虚度光阴,荒废青春的。独自一个人的自制,就是慎独。社会的竞争,也是“弱肉强食”的残酷,让自己变强大的前提,是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武装”,而能顺利积累和“武装”的必要条件就是慎独。

《大学》一书的第七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恐怕是“慎独”二字最早的出处。

那么,什么是慎独呢?

“慎独”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我想说,这里强调的“一定的道德规范”,必然说的是个人对道德规范的自我认识,其实质就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或者是与内心对话的时候,能高度自觉、高度自制,按照自己内心认定计划、规范、原则来做每一件事。

其实,在我的每个人的认知中,都会有自己认可的道理和规则,这些规则是在从小到大从外界接受的良性教育所得。但是,现实中,仍然有太多人,没办法控制自己,常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的在看一个人是否有发展的潜力,切不可仅看他现在有多少知识储备,而要看他是否有“慎独”的能力。就如挑选一名合格的运动员,其天赋固然重要,但在基本条件差不太多的情况下,训练的刻苦程度绝对是决定性因素。只有那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黑马”。

我有位同事,刚入职时,对电视采编就是一张白纸,作为初学摄像的他,必须有一个文字记者带,面对一个职场小白,想保证自己所采节目画面质量的文字记者们,都有些面露难色。就是这样一位新人,却有着很强大的自制力,无论是有没有采访任务,他总是摄像机不离手,虚心向老记者求教,在实践中不断淬炼自己,仅两个月后,就熟练掌握了拍摄技巧,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如今,他成了“香白饽饽”,文字记者都争抢着与他搭档……

其实,人与人之间无论那方面差距都是不会太大的,但只要勤奋,经历一段亟需“慎独”才能成长的时光,就会迎头赶上,甚至越越那些不思进取的人。生活中像我这位同事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中国有句俗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想,任何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什么时候开始“慎独”,都不会太晚的,也更不会太早的。因为每个人拥有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要想积淀自己的知识与技术,那就要看你是否下得了真功,吃得下了辛苦,能否自制自己。如若觉醒的早,积极制定人才规划,每天完成任务便可。

一个人,若想真正做到慎独,其关键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我想,这才是慎独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