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二十几年的超高速增长,基本上是在一种模式下的增长—资产负债扩张模式;大家很容易理解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都是这种模式增长,包括大家做的工厂,出口加工全部都是资产负债扩张模式,原因是什么?大家想一想你的工厂是怎么建的?举例:某某干了一个出口工厂,一年利润1000万,另一人干了比他大五倍规模的工厂,价格可以便宜10%,那我只赚2000万就行,5倍规模只赚4000万就行。所以大家想想实体这个规模扩张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种逻辑?把规模拉起来,从中要效益,那这条路在18年已经转身了,现在已经走到尽头了,18年我们还面临这样的局面,大家看到宏观的调控其实一直是松紧有度的一个调控,但整体上钱-货币还是超发的,但是超发的货币国家已经不想让他进房地产了,大家看到了香港房地产过高是有影响的对社会和经济,政府不想让水在进房地产行业了。那么水还在超发,去哪里?就要找到新的蓄水池现在有两个半蓄水池—①传统蓄水池叫基建,基建仍然在快速扩张,而且大家看到扶贫的推动在所有贫困县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及在17年年末全面开始启动了,这个力度蛮大的;但是基建能够花掉的钱毕竟是有限的,因为基建是纯投资它不是泡沫;②科技 我们已经在一个新的中国科技泡沫的浪潮里了,科技泡沫不是简单的科技振兴,没有泡沫是吸不来水的,没有泡沫是形不成足够的蓄水池的,所以它会成为未来最主要的蓄水池;③第三个也不一定是 就一带一路,我们全力在推一带一路有很多意义,其中一个是在局部范围内能够形成有效的这种币值和商品的流动,类美国的那个结构也是一种通胀的输出,也是人民币超发货币的一个出口;所以这个是不容易,但是前面的基建和科技这几乎是一定确定的事情;在这样一个状况下你会发现整个增长模式全变了,为什么变了?你不得已要先投几年的研发,如果你今天在做一个实业公司你想做的好,你不得已一定要先投3-5年的研发,你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赚大钱;而不再是过去我只要把规模做大拉大就好了,这里面充满了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家的思考就会变,原来这种确定性的扩张模式变成了先研发后产出的不确定的增长模式。

追求确定性的企业家 大部分企业家都会停下来,因为这个大势的确定性已经不在了,小部分会继续迭代,大家都在想创新迭代,真的做起来的时候特别特别难!你面临内外部及自身的压力特别大。但是什么样的人会往前呢?就是追求可能性的创新者。

追求可能性的创新者 新兴的年轻人在创业,在今天他们没有享受过去15-20年资产负债扩张的红利,他们就没赚过这种钱,他们只能赚今天先投研发换可能性的钱,所以他们起步就是追求可能性的创新者,这些人只能向前,回比过去赚钱更难但是更有未来,更有可能创造出伟大的企业,而不只是一个大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所以人也会发生变化了,追求不确定或接受不确定的创业和创新者,反而能往前存活下去或走的更远!